益生菌怎么吃?怎么『腸』保健康
發布日期:2019-3-6 10:02:09所謂益生菌,為“何方神圣”呢?
即對身體有益的一類活得微生物的統稱。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益生菌定義為“通過攝取適當的量,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人類對益生菌的利用也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羅馬歷史學家Plinius就已經開始推薦發酵乳制品用于治療胃腸炎。而如今,人們對益生菌的利用也已達到另一高潮,據初步估計,全球益生菌市場規模達360億美元。小到日常食品,大到臨床應用,都離不開益生菌的影子。
日常生活中,益生菌吃多久可以見效呢?
實際上,可以肯定的說,由于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腸道內環境也有所區別,這一問題并無定論。
而,人體內除了益生菌之外其實還包含有害菌和中性菌這兩類菌種,當腸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占上鋒時,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不適,比如便秘、腹瀉、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等。
服用益生菌之后,它們就會在腸道中與有害菌做斗爭,經歷竟爭期—優勢期—鞏固期—穩定期這四個階段之后,最終在腸道中定殖下來,一般需經歷8-12周左右。
通常,若需改善腹瀉、便秘等腸道疾病,在癥狀完全緩解后可再服用一周以鞏固療效;免疫力低下的情況,可服用3個月左右;若是腸炎的情況,恢復時間可能就比較長,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長期吃益生菌是否具有依賴性?
答案是否定的!嬰幼兒從呱呱落地伊始,就開始與空氣中的微生物打交道,其皮膚、口腔、腸道、泌尿生殖系統就存在數以億計的微生物群,與人體共生共存。因此益生菌具有依賴性這一說法本身就是一否命題,人體本來依賴于益生菌而存活。
中醫中有一句話:“人體自有大藥”,健康的人體本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大多數問題在其自限范圍內可自動恢復,益生菌不是藥,它也不是萬能的,補充也需適可而止哦。
益生菌什么時候吃更好?
在食用益生菌時,尤其需注意的一點:就是避開胃酸的干擾,以最大范圍的保留其到達腸道的活性。
國內外研究發現,新生兒(28天內)空腹胃酸PH值為2.3左右,1歲以后PH值為1.9左右,已經接近成人水平,空腹時由于饑餓和受到食物誘導,中樞神經會“指揮”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這樣的環境顯然不適合益生菌生存。
食物進入胃后,胃酸即開始分泌,逐漸達到高峰,因此在吃飯時補充效果也不太好,但比起空腹來說好得多。
在餐后30-60分鐘后,逐漸達到飽腹感,胃酸的分泌有所減少,加之此時食物還在胃中,可以中和胃酸,PH值有所升高,大大減少了對益生菌的破壞,這期間攝入益生菌是比較適合的。
因此,益生菌在飯后30-60分鐘后服用最佳。當然,寶寶的情況需要因人而異,據臨床實踐經驗,寶寶便秘的情況,空腹服用,再適當喝水,也有較好的效果,若是服用了抗生素類藥物,為避免抗生素減弱其活性,建議與益生菌間隔兩小時服用哦。
- 濟世太極砭貼(腰部位型)
- 產品介紹【產品名稱】 濟世太極砭貼【型號規格】 型號:C型(腰部位型) 規格:100mm×130mm【使用方法】 外用。按摩擦洗穴位處,擦干皮膚表皮水分,撕開包[查看詳情]
-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積食貼敷穴位神闕穴中脘穴)
- 【產品名稱】 穴位壓力刺激貼【型號規格】 型號: F型(肚臍部位貼) 規格:60mm×60mm【使用方法】 外用。按摩擦洗穴位處,擦干皮膚表皮水分,撕[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