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孩子吃墨魚丸鯁喉死亡 看湖北恩威藥業育兒專家拆解12大高危食物
發布日期:2018-3-2 9:19:48據相關報道:某學校孩子疑吃墨魚丸鯁喉窒息,經搶救留醫26天終告不治。其實日本今年亦有15人吃麻糬后被噎住送院,其中2人不幸窒息致死。湖北恩威藥業育兒師拆解10款鯁喉高危食物,當中包括新年常吃湯丸和年糕等;醫生又提醒,即使是一粒提子,也可以是鯁喉殺人武器。
事發于1月18日早上10時許,某學校一名8歲姓女生,在學校操場內突然暈倒,送院搶救后情況危殆,并延至本周一(12日)不治。消息指,女童疑在操場進食墨魚丸,被食物鯁喉突然無法呼吸出事。事發后,學校已宣布即時暫停出售丸類食品。
據今年初外電報道,東京消防廳指出,2名死者分別為50多歲及80多歲,而90%被麻糬噎住送院個案,均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東京消防廳呼吁市民應先把麻糬切成細塊,并應咀嚼后才吞嚥,以減低噎塞機會。
湖北恩威育兒專家表示,硬身食物如花生、果仁由于質地較堅硬,容易未經細嚼便滑下喉嚨;另外結構上較尖銳的食物,如糖果、角仔亦容易噎傷喉嚨,故建議3歲下不宜進食此兩類食物。
兒童是否適合進食該款食物,視乎4大高風險因素:
1. 兒童年齡:如屬3歲以下小朋友較高危,6個月以下嬰兒則不宜進食固體食物
2. 小朋友是否有出現發育以至吞嚥能力緩慢的問題
3. 小朋友是否有先天毛病,如兔唇,亦可影響其咀嚼功能
4. 即使小朋友年紀較大,亦需看他們咀嚼食物時是否夠專心,需咬碎才吞下食物。
曾聽腸胃肝臟醫生解釋:麻糬黏性高,未經細嚼可封住氣管及食道。除了麻糬外,其他黏性高的食物例如湯圓、年糕及糯米飯等,均會增加「噎親」風險;另外,蒟蒻、啫喱等食物雖然口感滑溜,但如直接吞嚥,亦可出現噎塞危機:
麵包發水后體積增加,亦會增加噎親風險;我亦曾遇患者被排骨噎住,經搶救后因窒息不幸死亡!
3歲以下的小朋友咀嚼功能亦未算佳,容易噎親,故建議不宜進食黏性高食物。
仁安醫院兒科專科顧問醫生劉成志早前接受訪問亦指,丸類食物的大小剛剛好塞住氣管,吐不出來,故無法呼吸,有機會缺氧窒息并破壞腦細胞,若長時間缺氧會昏迷,腦細胞受損嚴重的話,最嚴重致腦腫而死亡。
綜合醫生提醒,以下為12款鯁喉高危食物:
提子 麻糬 丸類食物 湯圓 年糕 糯米飯 蒟蒻 啫喱 果仁 花生 糖果 角仔
- 濟世太極砭貼(腰部位型)
- 產品介紹【產品名稱】 濟世太極砭貼【型號規格】 型號:C型(腰部位型) 規格:100mm×130mm【使用方法】 外用。按摩擦洗穴位處,擦干皮膚表皮水分,撕開包[查看詳情]
-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積食貼敷穴位神闕穴中脘穴)
- 【產品名稱】 穴位壓力刺激貼【型號規格】 型號: F型(肚臍部位貼) 規格:60mm×60mm【使用方法】 外用。按摩擦洗穴位處,擦干皮膚表皮水分,撕[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