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感咳嗽有救 中醫教你KO手腳冰冷
發布日期:2018-1-2 8:56:03天氣逐漸轉涼,不少人都可能有鼻敏感、手腳冰冷等問題。注冊中醫宋振基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大寒」日如何治療有關癥狀:
1. 手腳冰冷
宋醫師指,天氣寒冷會更進一步令血管收縮,使血液循環更差,經常手腳冰冷,他指出可按4個穴位解決手腳冰冷,分別為足三里、大椎、關元及氣海4個大溫通暖身穴位,能有效改善冰冷情況。
他補充,用暖貼放在對應穴位,可加強保暖效果:
足三里:足三里的位置在小腿外側,外膝眼下4橫指,小腿脛骨外1橫指處。
大椎:脊椎骨中以第7頸椎棘突隆起最高
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處
氣海:穴位于臍下1.5寸處
2. 皮膚乾燥
宋醫師指,皮膚乾燥要先潤肺。因中醫有「肺主皮毛」之說,因皮膚與肺氣互相接通,肺部易被冬天寒氣所傷,故容易令皮膚乾燥。冬天皮膚之所以粗糙乾燥,是屬皮膚敏感反應,多屬血燥証。而一般皮膚敏感癥狀較輕,可選配潤肺食材,減輕乾燥痕癢。
首選食物是沙參、玉竹、麥冬。因沙參、玉竹性味甘寒,功能養陰潤燥、宜冬季食用,能舒緩秋冬皮膚乾燥及瘙癢,適合一般屬血燥証人士。
潤膚茶(一人份量)
材料:北沙參5錢、玉竹5錢、麥冬5錢、蜜棗5枚、蜂蜜適量(一人份量)
做法︰各材料并以大火煲30分鐘
3. 咳嗽
宋醫師表示,要治咳嗽,首先需辨患者是否有痰無痰。冬天寒氣入肺,氣管容易因干燥引發咳嗽,久咳可誘發哮喘,選要用合適的食材。
當中咳嗽是否伴有白痰尤其關鍵。因氣管敏感引起的咳嗽一般都帶有少量清稀白痰或者日間出現微黃痰。若以痰白清稀為主,當然先清痰,清理了痰,咳嗽亦痊癒。
但若出現乾咳無痰,先潤肺滋陰為主;若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等則要立即求診。
痰白清稀:可取用潤肺化痰
材料:乾百合1兩,玉竹2兩,南北杏各5錢,川貝3錢,瘦肉半斤。
做法:10至12碗水煲2小時。
干咳無痰:可取潤肺滋陰
材料:鮮木瓜1個,雪耳1.5兩,羅漢果半個,南杏5錢,瘦肉半斤。
做法:10至15碗水煲2小時。
4. 鼻敏感
鼻敏感屬于呼吸系統的過敏反應,而且與免疫系統關系密切。宋醫師指,很多人都懂得用以生理鹽水洗鼻以舒緩鼻腔癥狀,但對很多鼻敏感人士因張口呼吸及鼻水倒流在起牀時出現口乾咽痛,可于睡前含溫鹽水15分鐘。
適合人士:于夜間鼻水倒流及嚴重鼻塞人士,可舒緩鼻咽分泌物對咽喉刺激,減少夜間咳嗽。
另外,很多鼻敏感人士多屬于肺虛寒體質,所以應多食熱不宜冷,需減少吃一般雪柜冰凍食品及魚生刺生,又或是偏寒性水果,比如香蕉、梨、西瓜等。
-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積食貼敷穴位神闕穴中脘穴)
- 【產品名稱】 穴位壓力刺激貼【型號規格】 型號: F型(肚臍部位貼) 規格:60mm×60mm【使用方法】 外用。按摩擦洗穴位處,擦干皮膚表皮水分,撕[查看詳情]
-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感冒貼敷穴位大椎、神闕)
- 【產品名稱】 穴位壓力刺激貼【型號規格】 型號:C型 規格:60mm×60mm【使用方法】外用,按摩擦洗穴位處,撕開包裝袋,[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