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2018年元旦起門診不再打點滴,請勿濫用抗生素!
發布日期:2017-12-26 9:14:20冬至后,湖北的寒風有些刺骨,寶寶因為身體抵抗力差,感冒、發燒、咳嗽、流鼻涕導致兒科門診門庭若市,只要你去了,醫生幾乎會說:輸夜吧!有的家長為了寶寶不受痛苦的折磨,還強調主動要求輸液……
然而,不料,可是……《桂林晚報》第五版:2018年元旦起,門診不再打點滴的標題引起家長的一片熱議:
據了解,就門診輸液一事,我國雖未在國家層面對醫院作出統一規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河南、遼寧、四川、廣東、內蒙古等地區都已明確出臺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全國460多家醫院叫停門診輸液。
輸液有危害!
專家認為,輸液是各種給藥方式中危害最大的。我們習以為常的輸液在醫學上屬于侵入性操作范疇,等于一次小手術。據了解,輸液是引發藥物不良反應最主要的因素,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39萬人。
事實上,"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滴"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用藥原則,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是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但在我國,不管是在患者印象里還是醫生處方中,輸液真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
輸液病好得快是錯的!
認為輸液病就好得快,是治療誤區,人體血液內的抗生素濃度只有達到一定水平,才有足夠威力與細菌對抗。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時使用較多的頭孢、青霉素類抗生素,都屬于"時間依賴型"抗生素,在人體內代謝很快,需要每天滴注2至4次,才能維持血液內的藥物濃度,而門診輸液一天一針,藥物濃度較難維持,這也是很多人反復輸液,但病情難以好轉的原因。
所以說,輸液不應該再成為我們治病的首選,希望"門診不再打點滴"的好政策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受益者!花最少的錢,用最安全、合適的方式把病治好!
養生保健才是根本,希望能喚醒你對養生保健的重視,養生不是讓你花多少錢,吃多少產品,是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預防大于治療!別把希望寄托給醫院,別等躺在病床上再談養生,提前預防比什么都重要。像寶寶體質弱,可以適當補充媽咪娃娃益生菌,改善寶寶腸道,提高寶寶免疫力。不要等到寶寶病了,再想來想增強抵抗力!